旺苍文史资料第30辑—物华情韵
编辑:柏汉华 来源:旺苍党政公众网 发布时间:2014-04-14 17:25:58 浏览次数: 分享:

 物华情韵

 

 汉王山

赵金光

 

无论从人文,还是从自然上说,川北旺苍的汉王山都是中国的名山,也可以说是一座世界名山。

我出生在汉王山下的一条名叫西溪的小溪边,从小听到许许多多关于汉王与汉王山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汉王在汉王山一带的军事活动有关。

西溪附近有一处地名名水大营,相传是汉王的水军营盘所在地。这条河现在已近干涸,不可能再行船了,但在汉代,想来应该是洪波浩浩的吧,附近有许多地名如天池、黄洋(黄水洋洋)等与大水有关。

到双河上中学,沿东河上行,一路上又有许多地名与汉王有关。

曾经写过一首诗:“百仗关前败汉王,地名千古载遑遑。甲衣卸后离妻去,鹿渡东河隐米仓。”诗中提到的百仗关、卸甲碥、离妻岩、鹿渡坝都是旺苍东河边的地名,还有自来坟、罐子坝、鹿停溪、鹿孔梁,等等,相传都与汉王在旺苍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由旺苍的一系列地名和口口相传下来的故事,我们知道历史上有汉王在旺苍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台台威武雄壮的活剧。中国历史上有刘邦、刘渊、陈友谅、朱高煦等许许多多个汉王,相传古巴国还有一位汉王。那么,在旺苍上演威武雄壮活剧的是哪一位汉王呢?

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让我们想到汉高祖刘邦。学者王勇在一篇“汉王兴于西蜀的传说”的文章中,提出五条理由来说明在汉王山活动的汉王应该是刘邦,我认为,他收集到的支持这个结论的道理是充分的。文坛名声极大的元代“曲状元”马致远,在〔双调〕蟾宫曲·叹世中有“刘兴西蜀”的句子,说到汉高祖刘邦被封为汉王,占巴蜀、汉中之地而后有天下的历史。还有一些学者,从实地、从地方志、从汉王山一带留下的民间资料中也找到了高祖驻跸汉王山的线索。至于古巴国的汉王,因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供确定的资料,只好留待历史学家们去考证了。

大汉王朝兴于西蜀,这应该是有着十足的证据的。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四月,汉王刘邦赴汉中就国,只带了三万人,加上一些追随者,往汉中的路上死去一些。“八月,听韩信计,还定关中。”(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多道亡”几个字,让我们知道在路上死去的诸将和士卒绝不在少数。《高祖本纪》中还有一段话说:“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虽有韬光养晦的意思,但汉王和谋臣们万万没有想到,来到汉王山这块宝地,事情便很快有了极好的转机。四月到八月,才四个月的时间,汉王便军力、实力大增,能“还定关中”,灭三秦并在四年的时间里战胜楚霸王,一统江山。

刘邦在巴、蜀、汉中的四个月中,转强的要素有三点是明确的。一是得到巴蜀财力和粮草的充裕供应。在楚汉相争的战争中,刘邦任命萧何为“后勤部长”,将巴蜀的粮草和钱财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支持了汉军的军需供给。二是这一时期在汉王山一带招募和训练了大量的当地兵员。地下的发掘和地上的史料都已经证明,在汉王山附近招募的賨人、僰人等当地人,本就是周武王伐纣时雄师劲旅的后代,这些人似神兵天将般勇武善战,成了汉军灭秦和攻楚的生力军。三是萧何在汉王山附近的韩溪河月下追韩信,为汉王推荐了这位被称为“兵仙”、“战神”的军事指挥奇才。

公元前二百零六年八月,汉王刘邦以韩信为大将军由汉王山起兵攻伐秦楚夺取江山,开创了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汉代是一个极重要的发展时期。思想上,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指导地位。文学上,赋体文学兴旺发达,达到登峰造极。出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等一大批震烁古今的赋文。这些赋,铺采摛文,想象丰富,结构阔大,语言博奥,反映了汉代强盛的气势声威。汉代,又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被称之为汉族,中国字被称之为“汉字”,中国语言被称之为“汉语”,中国的土地被称为“汉土”,连中国的月亮也被称之为“汉月”,还有“汉音”、“汉剧”、“汉印”、“汉碑”等等。这个大一统并在历史上发生了重要影响的大汉王朝,因着汉高祖刘邦在汉王山一带的转机和起兵与旺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历史上,国人是有过许多崇拜的,如日、月等天体崇拜,风、雨、雷电等自然力崇拜,山川木石等自然物崇拜,还有祖先崇拜等等。

在祖先崇拜思想的影响下,汉高祖刘邦的后人极看重汉王山的精神地位。蜀汉昭烈帝刘备为汉中王时,曾驻军汉王山下的筹笔驿,登上他先祖的龙兴之地汉王山,扶冠弹剑歌曰:“目极汉室兮,伤春心!驰骋南北兮,归中原!吾皇高枕兮,余心安。”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总指挥部就设在汉王山下的筹笔驿,诸葛亮率北伐大军面向汉王山的汉王庙举行隆重的拜山仪式,祈求高祖皇帝在天之灵保佑蜀汉军取得胜利。

汉王山有高祖皇帝的龙兴历史,又有开启大汉王朝四百年江山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等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不仅高祖皇帝的子孙在精神上看重和依赖汉王山,佛道两家也十分看重这座宝山。东汉的张鲁,就在汉王山传“汉王道”。道教大繁荣的唐代,山上建有“天台观”、“天符观”等道观,最著名的道长应该是吕璨,据说他是全真道祖师、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后人。明代,万历皇帝诏令天下僧道整修寺庙,由观音寺道长主持和动员,在汉王山主峰建有一寺。这是包容性颇强的一座寺庙,既有太上老君,又有释迦牟尼佛,还有孔老夫子、汉王、土地、八洞神仙等等,可说是各路神仙齐聚。清道光年间,在主峰下建立一座新寺(双龙寺),这时的双龙寺已是道家的玄都了,主要有玉皇楼、老君堂、群仙楼、三清殿等道家殿堂。佛道两家对于修养之地的选择都是十分严格的,两家争上汉王山,可见两家都看重这块风水宝地。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汉王山都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汉中府志》载:“汉王山,山势险峻,高出群峰,乃南北诸山之祖。”一句“高出群峰,乃南北诸山之祖”的话,道出了山之主峰,是米仓山南麓诸峰中的峰首。李太白《蜀道难》的“连峰去天不盈尺”,应该指的就是这类山峰吧!岑参笔下有“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的句子,用来吟咏汉王山的主峰,似乎颇为妥切。高出群峰、直插云霄的山峰,在古代让人想到与天的连接。许多帝王会花大力气上山封禅,“封”指祭天,“禅”为祭地。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最接近天宫,于是便爬到泰山上去祭天。

何止山峰高拔,汉王山山形亦见奇妙。大约是受到佛家莲花崇拜的影响,国人对形似莲花的山峰是十分看重的。华山、庐山、黄山、衡山的山峰都因形似莲花有莲花峰之名受到崇拜。汉王山亦见“有五峰并峙,形如莲花。”(《汉中府志》)《蜀中名胜记》中更有“山环九十九,峰如剑戟之排列”的记载。

山之奇,更在水之奇。海拔一千五百米处,有一处规模宏大的水潭,约三百平方米的水面,深不见底。常识告诉人们,水往低处流,这高山之上,水由何处来?人们想到龙王,以为这里通着龙王的水界,为这水潭取名为“龙王塘”。自然界的事实在奇妙得厉害,人们发现,向水潭高呼或鸣炮,潭内会生出白雾,常在一两日内有雨水降临。

山坡上有白虎洞、青龙洞、财神洞、藏经洞等许多岩洞,其中藏经洞洞中有洞、楼上有楼,据说曾为吕璨讲经传道之处,他在这个洞里培养了众多道行高深的道师,分布在巴蜀道观。藏经洞所藏之经,自然会是道教典籍。道教典籍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从宇宙观、认识论,还是从正己、利他,尤其从养生学来说,都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知识宝库。

在汉王山口口相传的故事中,还有山上那口大钟。钟之于国人,是庙堂之物,神奇而庄重。是乐器,是礼器,又用于军事和宗教。从“钟声唤醒千人梦”,我们推知汉王驻军汉王山时就似乎有一口钟用来召集军队。现在,汉王山上遗有一口钟,这口钟被传得很神,有人说是如来佛所造,汉中飞来,这自然是靠不住的。人们已经从钟上的铭文知道,这口钟是明万历年间“广华乡大池坝施铁铸钟。”这应该是寺庙用于宗教活动的钟吧!这口古钟,击之声音锵涌,又有造钟时近于神话令人动容的传说,曾吸引过许多钟情者上山寻踪。

春夏时节,百花争妍,最壮丽的要算那一山杜鹃花。簇簇艳红、灿若蒸霞的红杜鹃花,花开时节有杜鹃鸟苦啼不止,于是杨巽斋有了“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情血染成”的诗句。汉王山川鹃花的不同凡响处,在于不仅有血色的杜鹃花,和由此让人们联想到杜鹃鸟啼血的故事。还有许多别的品种的杜鹃花,红黄烂漫,白紫妖娆。这里的杜鹃花,多为大花杜鹃,花径常在十厘米之上。走进花丛,杜鹃花拥你而来,艳红醉人,金黄耀眼,琼华清心。

驾言出游,亲近自然,作为一种生命体验,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之中。

庄子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山林与原野这些大自然的风光,使他欣欣然。心灵与万物相通,“通而不失于悦”。从古到今,许多旅游者都从庄子那里得到启发和共鸣,差不多都认为“乘物以游心”,是人生一大快乐。走进汉王山,你会得到身心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心旷神怡。

我在汉王山中曾得三联,写在这里与游山者同享:

何其奇也,千林鸟唱溪泉曲;

岂不伟哉!万仞峰擎日月天。

抱一轮山月,夜借钟声醒俗梦;

携几片林岚,晨随泉水访仙家。

古寺隐道踪,问那跳枝喧鸟,竟是何人开境界?

深山留胜迹,听这漱玉流泉,应知吕祖即神仙。

汉王山主峰西有大砂河,河南有裸白岩,高数百丈。河水沿崖下泻,寒冬,水冻成冰,冰柱千姿百态,壮观夺目。昔日曾为汉王山冰岩吟成七言诗一首:

峭壁冬悬百丈冰,景奇尤在雪初晴。

朝霞光灿千灯艳,夜月波寒一镜明。

目前的汉王山,还养在深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路的修通,我相信将会有大批旅游者进山探奇、访幽、娱目、问古,……

愿来者欣欣!

赵金光:男,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军需大学副校长,中国将军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化龙钟嘴“三古”

张霖昌

 

在今旺苍县化龙乡石川村杜家钟嘴上,存留着融古祠、古墓、古衙为一体的历史文物群。

  

古祠,即钟嘴杜氏宗祠,占地800平方米,由正殿、厢房、戏楼、山门组成“一棵印”式的四合大院。

正殿,为一通三之大厅,空高7.7米,由6根大柱所鼎立。殿内竖昭穆始祖碑、建修始末碑、禁戒条约宗派流传碑。昭穆始祖碑居中,碑上有民间雕塑师曾广兴的缕雕“九龙捧寿”精美图案,图之正端是南极仙翁凌驾于丹鹤之身,中间是九条神龙捧寿,左右为八仙朝拜,下面由各类花卉点化。宗祠修建始末碑,为清岁进士杜为翰撰书,碑上以“杜氏宗祠建修始末碑记”为题,铭记了木门杜氏乃至钟嘴宗支渊源流长的繁衍历史以及祠宇从筹备到建成的曲折经过;禁戒条约宗派流传碑,刊刻着“正人伦、笃恩宜、一家之正、王化之始也”等宗论和以宗法礼教为内容的十大禁条,其内容是:一、忤逆父母,顺其妻子敬爱失守者责。二、兄弟参商,兄友弟恭出以至性循。三、闺门无礼,妇道有亏者责。四、收嫂霸媳,异性入宗乱伦者责。五、聚赌招猖,造谣生端,败人名声者责。六、窝潜匪盗,销迹分赃者责。七、乱族灭伦,受贿留寡遗羞者责。八、春秋祭祀,勿忘祖庙之蒸尝。九、唆事生非,牵连其族众者责。十、不准逼孤凌寡,以强欺弱。并强调“以上十条,在执行中要推而广之,出之以刚决,佑之以慈爱,毋偏爱以枉法,毋偏恶以生事”。其后段列录了以论其亲疏的“春芳芪伯怀,长龄福自开,文光昭万代,礼乐化群才,世泽钟云起,登朝上尧阶”30字之宗支字派。

“三碑”上方悬挂着由清进士杜为翰72岁时所书写的“子孙其逢吉”、“昭兹来许”、“七厢家风”等木制横匾。

殿内六块石质磉磴上的石雕:虞帝君孝感动天,汉文帝亲尝药汤,朱寿昌弃官寻母,老来子戏彩娱亲,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宗,王祥卧冰求鱼,郭巨为母埋儿,黄香扇枕温席,孟宗哭竹生笋,吴猛恣蚊饱血等二十四孝戏剧图案活灵活现。

殿前的木质雕花扇门和墙壁上的各类书画栩栩如生。

殿之左右各置耳房一间,为祠会储备粮物之用。

正殿呈三级下降是左右对称的10间厢房,房壁上,有武生杜映含绘制的各类书画。

正殿前面是八卦篡顶的戏楼,楼之高度与正殿持平,楼中是戏台,左右各置耳房一间,以此作为演职人员化装、休息之处所。戏楼之下是高达3.5米的祠门,祠门正中与正殿大门呈直线。祠门上端悬挂着“杜氏宗祠”之金匾和“若不报本追远,则真忘本之耳”的巨幅横标,两边石柱上镌刻着醒目的对联(已毁)。

钟嘴杜氏宗祠的修建颇具艰辛。据祠碑、宗谱等史料记载:本祠,自清乾隆末年开始筹备,历经杜立、杜曾、杜维枢、杜长庚、杜雍、杜焯、杜永、杜昌、杜昆、杜学、杜泰、杜廷等数代人的凑针积腋、累寸积铢,先后集储了大批木石材料和数以千计的金银,于清光绪三十二(1906)年奠基,民国十二(1923)年落成,整整花费了十七年功夫。

该祠,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文革”时对其部份雕塑、楹联,作为“四旧”产物加以损坏,致使祠宇多处烂漏,面临倒毁。杜氏族人,从保护文物古迹,传承姓氏文化出发,自2001年春天起,由全体族民自愿捐资,将祠宇进行了全面补修加固和翻盖刷新,随后,旺苍县人民政府已将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位于杜氏宗祠后沿,为钟嘴杜氏古墓群。墓群中,有杜贵、杜忠兄弟与其子杜荣现、杜荣国,孙杜旬、杜琴、杜宣及其妻室等十二延明墓和杜培春、杜茂春、杜占春等数十延清墓。每延古墓前沿均竖有高大的墓碑,碑上刊刻着各自的志序铭文。据碑文所载,墓群中建造最早的是杜贵、杜忠兄弟墓和杜贵原配何氏墓,他们都是明万历年间所造。其中杜忠墓建于明万历十六(1588)年十二月初六日,杜贵墓建于明万历年四十二(1614)年,因碑残碣断,其裔孙于民国十二(1923)年复碑帖重铭,杜贵原配何氏墓建于明万历十六(1588)年,志文中有“四川北道保宁府巴州南江县吴垭乡一甲”之文字。杜培春乃杜贵之曾孙,为钟嘴杜氏宗支始祖,墓葬于清初,茔址在钟嘴杜氏宗祠后沿正中。高大的碑体上,有其七世孙杜承露拜题的“祖德宗功人文蔚起,子贤孙肖衣冠维新”之楹联和“承先启俊”之横额。

此墓群,由于规模宏大,墓葬集中成片,加之保存完好,1992525日,旺苍县人民政府于墓前竖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杜家钟嘴墓群”之标牌。

 

古衙,位于钟嘴杜氏宗祠左侧。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功封定远将军杜胜于明正德年间奉命镇守清化卫时,在此修建的军事衙门。

此衙建筑布局严谨,恢宏庄重。据《杜氏宗谱》等史料记载,此衙由八字形大门进入三道厅堂,一、二道厅堂是穿堂,第三道厅堂便是大堂。每道厅堂之间有一个天井,天井中间由通道连接大堂。厅堂通道和天井地面均由石条和石板砌成,上面刊刻着“福”、“禄”、“祷”、“禧”字样和日月争辉、歌舞升平、麒麟、雄狮等精美图案。大堂内建有正堂、耳房和东西厢房共20间,其门窗和房檐上雕塑着龙飞凤舞景图,石条、石磴上的犀牛、麒麟景图做工十分精美。正堂内昭穆祖碑前陈设着一把长达一米左右的“铜锏”,上刻“杜胜”二字,后由一族裔保存,解放初期已上交政府武装部门。正堂左右置放着斗大的石印,大门左右由高大的石狮镇守,其狮印已在“文革”中埋入地下。大门处是一条长1.5米、宽2米的石板通道,通道南头是一道巨型照壁。

大堂东侧置有一座储存金银财宝的银库,该库长10米,宽、高各3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整个银库的墙壁、顶部和地板全由23米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的条石砌成。银库正前方置有一道坚固的石门,上方开凿着一个大大的石窗户,窗之两侧刊刻着“南风摇满池,晚月映横廊”的对联,横批是“敢云不愧”。

这座古衙,虽然经历500多年的风雨沧桑,其大堂和银库的基石尚存,石上的精美雕塑,仍然依稀可见。

张霖昌:男,旺苍县煤管局退休干部,县政协文史员

 

 

 

 

 

 

 

 

 

 

 

 

 

 

 

 

天符观的“符、观、塔”

文成先

 

来旺苍红军城的游人,不可不到城北鹿门口(龙门口)的天符观去游览,这里有天符石、天符观庙、石字库搭三大胜景。

天符石

《旺苍县志》“奇石篇”记载:“天符石位于县城东北4里处的周家坝东河水滨沙砾中,长约8尺,宽3尺,上有天然石纹、形同符图而得名,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有载”。笔者所见此石形如乌龟,其符图似龟背甲纹。民间对这块符石有很多神秘的传说:有女娲炼石补天掉下来的天石之说;有道教先师张三丰来天符观传道扔下的一块符石等等说法。而民间传说更为神秘,说有不少人来拓此符图,若兵家将符图贴入军帐,就一定决胜千里;商家将符贴入商店,生意就非常兴隆;百姓将符贴入中堂,就人兴财发。

千百年来,它饱经洪水冲刷和风化,符纹依然清晰如初?给这块天符石披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天符观庙

此观坐落在鹿门口的左龙背上,初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明代道观遗址。此遗址上,今人自筹经费修有简易的观庙,庙内保存有明万历广元县令刘崇文诗碑,其中玉皇庙内供奉有轩辕黄帝和嫘祖塑像。极为珍贵的是刘崇文诗碑,此七言长诗为:

天符天符何渺茫,玄宫崛起縻鹿场。

九龙奔江已飞腾,五凤着地亦翱翔。

石潭漫天影不动,滩花喷雪舟行上。

登高依栏我四眺,凤笙飘渺清霓裳。

龛前像古祥光聚,河畔石塔瑞气藏。

须知灵物不终闷,紫檀烟袅仍生光。

此处从来育圣杰,贤明应不迷荒唐。

长笛横吹下南渊,回望天符更煌煌。

刘崇文既是诗人,又是风水师,他对旺苍坝西的蒙养洞,黄洋店子坝的仙人龛,金溪的琉璃寺等风水胜景,皆有感怀诗作。这首诗亦是对天符观及旺苍坝的风水律动的神韵。诗中的“九龙”句,气势磅礴。“九龙”者,风水的穴场四兽山及相关的山脉也!即“穴场”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仍许青龙高万丈,不许白虎来抬头”之说。以“天符观”为例,前朱雀山指案山(右龙门山)、向山(案山后山),后玄武山(鹿门口后山)指父山(鹿渡后云顶山)、祖山(汉王山),左青龙右白虎二山和护砂二山,总数为九山,称“九龙”。这“九龙”直奔东河、黄洋河而来。诗中的五凤翱翔、石潭(印月潭)漫天、舟行似雪的滩花、佛龛佛像之祥光、亭子沱岸上深藏瑞气的石塔等景物的展现,说明了旺苍坝是一块盈盈灵气的风水宝地。

天符观,本有很多道士及和尚墓穴,但均已毁,尚存清道光时期的“上广下耀,月朗和尚”墓穴,并有墓志碑。

此碑白绵石质,是一栋组合直板碑,分别有内外共四柱二幅联。外柱联是“庇天符皆成福地,赖心田自是灵山”,内柱联是“入门早把三生忘,悟道先求一贯通”。

碑序是:太舆異说,师长亦有大恩,儒有木本水源,有常存,师系本邑黄洋堡柳家沟,王公讳登喜之次子,初入空门……创道、传道、励道、留法嗣大善,无力小引,亦存不幸,天不诂,愧归西庐,师恩莫报,厚德难酬,圆寂恩师,上广下耀月郎和尚,源余生于庚寅向之四月十八日,午时注生,享阳八十二寿;卒于辛亥向丁卯月初七日辰刻,于院坐脱,藏于壬子日,吉时入塔,聊以为序。

圆寂恩师上广下耀月郎和尚一位觉灵

                    

教徒绪        胞王一      侄侯一山

                    

道光年壬时岁全月初一日立匠师严口口

从碑序看,月郎和尚佛教法名,但所传道、创道、励道为佛道兼备。

石字库塔

天符观有一石字库塔,高约二丈,四层四方,矗立在周家坝玉带水环正中岸上,建于清咸丰时期。

据传,塔基是鹿门口藏风聚气的穴场。在漫长时期的未通公路前,顺河边是通英萃、国华的人行古道。塔基下边有一家叫做“幺店子”的宿店。某天晚上,一个住宿于此的书生,同该店女子发生一夜情,第二天书生不幸暴病而亡,该店主便将书生偷葬于塔基处。十月怀胎该女产下一子,读书十分聪明,殿试时,一举考中当朝状元,新考状元回乡拜墓,为尽孝道,特建“培脉助风”的四层风水字库塔。

一层四面有“培脉助风”大字;二层四面有“天开文运”大字,每层四字,分别作四方楹联的横额,一层有:

 

字有收藏当孔壁         造云尽说姜汤洗

                    

书虽如画異秦叟          窃幸无遭岁地贵

 

纵说是残编竹简          舍石补天无妙术

                  

实珍如良玉精金           谁兹炼石有良土

还刻有一九三三年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区政治部两幅红军标语:打倒签订华北协定出卖华北的国民党!为中华民族与中国民众最后解放而斗争!

此塔二三四层还有很多文字,待后来人探佚。

该说,此塔是旺苍的历史文化和红军文化的重要文物。

文成先:旺苍县教育和科技局退休干部,县政协文史员

 

米仓古道

杨厚德

米仓道,是连接陕西与四川的古栈道。起于陕西省南郑县,穿越米仓山,故称米仓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北交通的捷径之一。

主干道及支线概述

    米仓主干道,起于陕西省南郑县,经黄官岭、白岩河、穿越高桥垭(米仓山中段)出米仓山南麓,沿东河之巓宽滩河西岸下行,经庙坝、挡墙,进入四川省南江县桃园镇。经两河口、马桑林、黄泥包、岩房里、白头滩,进入旺苍县檬子乡。经邓家地(又名店子上)、烂柴坝、桥湾里、松包上、船头岭、檬子潭、宽滩河、两河口、大店里、鹰嘴岩、麻柳坝、两汇寺、鹿渡坝、罐子坝,旺苍坝(古百丈关),全长350里,经广元接剑门属道直达蜀都。从檬子潭向东,经观音坝、菩提垭、大河坝、五郎庙、大营坝、沙河子,直达巴州,全长240里。古道因双河的金鼓岩天险,马不能通行,骑马者取道于巴州之路。

旺苍坝(百丈关)地处嘉陵江上游,东河是嘉陵江干流之一,水路可直达重庆,汇于长江,陆路直通蜀都,为蜀汉交通之枢纽。古道四通八达,从旺苍县城向北,沿东河上行,支道有三条。一是从两汇寺分道(今双汇镇)沿西河向北,经郭家坝、盐井河、天花板,进入陕西省宁强县毛坝河;二是从鹰嘴岩(英萃镇中山村)的大店里上坡,翻捎刀溪进入鼓城乡,经元山坪、干河坝、倒梯子、别一天、七里峡、烂坝子、卡门上、漆树岩、长滩河、冷坝,通陕西省南郑县黎坪,穿越瘦牛岭大山可通汉中;三是从檬子境内的桥湾里(今店坪村店坪社)分道,经峡沟里、关平沟、白家垭,越东西鼓城山之间,在漆树岩与干河坝支线相接,再向北经天生桥、云雾垭、大坝口入陕西,经铁锁关、阴阳山、洛阳、直达陇地。

古道历史地位

1000多年前,李白曾感叹道:“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古蜀道与秦塞并非不通人烟,而且有三条道路可通。《山海经》、《资治通鉴》、《尚书》等均有记载,但没有详实的记述。当代《辞源》对米仓道亦有解释:“自南郑经米仓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其路深溪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山顶,行人止宿,则以藤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入深涧,若枕黄泉也”。《旺苍县志》载:“旺汉道,一条由县城沿东河北上,经罐子坝、两汇寺、麻柳坝、鹰嘴岩至檬子潭,沿宽滩河东北行,经南江桃园寺入陕西汉中。另一条从鹰嘴岩经干河坝、桃花店、卡门上、分水岭、长滩河、关牛洞翻广元垭壑至陕西黎坪达汉中”。根据四川省文物考察研究院20123月对米仓道考察结果,确认从汉中至蜀都,经檬子的米仓道是三条主干道之一(四川日报319日)。米仓道究竟何时开通,尚待进一步考证。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864年,黄帝在中原兴起,住跸旺苍三年。可见从那时米仓道就有了雏形。嘉川煤铁厂后山上的轩辕台、玉皇庙(今为玉皇园),是现存完整的黄帝文化遗址。在檬子乡境内的回水沱、峡沟里、三阳坪有玉皇庙的遗址 ,这是米仓道上最古老的黄帝文化。汉高祖刘邦初进川北,经百丈关、卸甲碥、离妻岩、鹿渡坝,神鹿渡江,进住汉王山,屯兵米仓道,创建“汉平关”于古城山(今鼓城山),其营垒、关寨等遗迹尤存。三国时,诸葛亮在东古城山筑演武厅、点将台,演练“八阵图”,遗迹依稀可见。张飞诱张郃败于米仓道,曹操居汉中,在庙坝高桥河以南的山梁上,筑起拒蜀的防御工事“挡墙”,墙体依山顺势而建,长约200余米,高约3米,宽约4米,至今还残存于深山密林。姜维兵败牛头山,李歆、关平取道于此,途经白头滩境内,为招领后部人马,旗牌官把战旗插在二栋桥,后兵未至,旌旗残留,后更名落旗桥,在双峰寨插旗一面,后更名落旗山。行至张家山、二台子(今柏杨村)宿营,后将二台子更名关平沟,张家山更名营盘梁。后人在营盘梁和檬子潭,修建关帝庙供奉关云长、关平和周仓等神像以供祭祀。旺苍的灵溪寺,快活岭的白水寺,均为唐代古建筑。南北朝,刘宋在嘉川设宋熙郡,现出土有车马砖。唐宋时,为南北攻守兵家必径之要道。辽、金、元蒙古兵进入中原,南下巴蜀亦经此道。后有巴(羌族)人定居川北。东河“石窟”,佛子岩摩崖造像等远近闻名。沿途有古墓300余座,碑、碣、石刻10多处。明代在冯家坝置百丈关,铁柱将军李本通镇守此关。蓝鄢起义军,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军,张献忠义军先后在嘉川、百丈关米仓道上活动。清朝时期,商贸日趋繁荣,自贡盐、蒙山茶、景德镇瓷器经此道运至陕甘销售,沟通了南北贸易。嘉庆七年,设宽滩讯(今檬子乡黎明村宽滩社),潘总爷率领骑兵、马步守兵20余名,驻防米仓古道于宽滩河,后迁营地坪,元山坪(今鼓城乡元山村)。

193212月至19354月,红四方面军在旺苍成立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先后在青龙寨、华盖山、土寨子、牛角洞、快活岭、九龙场、五官寨等地对敌作战10余次,歼敌3万余众。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武志平、余洪远等先后率领红军经此道出入川陕,时为苏区重要地下交通线(红色交通线)。1935年,巴山游击队进入川陕边境,迂回米仓道,坚持革命斗争长达五年之久。在店坪村店坪社境内,柳树岭、桥湾里、任二碥等山梁上,遗留着当年的战壕,续写着血雨腥风的游击战争历史。民国时期,古城山一带普种鸦片,南来北往的商贾络绎不绝,穿行于米仓古道。1946年至1949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常出入川陕,解放川北陕南,建立了新政权。

古道遗迹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旺苍至檬子的古道,已被公路所代替,原始古道已不复存在。只有檬子境内还有十多公里,仍然保留着古道的原始风貌。其中最险峻的几段路,足以显示出先人们的劳动智慧和奋发图强,不畏艰险的精神。店坪村桥沟河两边岩石,用錾子打下的桥梁平台和石梯,完好无损。柏杨村新路碥的道路,是从一道悬崖的半山腰,用錾子凿成的石梯和平台,宽1米多,长约300余米,道路十分险峻,工程十分艰巨。路右側有一碑座,石碑无存。左边的岩壁上刻有“养生溏”‘光绪三十四年’字样。旁边还有一碑座,石碑已毁。寸腰岩的道路,也是从悬崖峭壁中开凿的石台阶和片石砌成的石梯,长约200多米。邓家地河岸的峭壁上,凿成的石阶梯长200余米。这些阶梯久经踩踏,光滑而平坦,几乎看不到錾子的痕迹,可见这条古道历经磨砺的时间久远。清咸丰四年(1855年),徐二老爷在古道上的河坝场(今店坪村店坪社)兴建场镇,商贸十分兴盛。咸丰八年(1859年)遭受火灾,场镇变成废墟。河坝场沟里,两岸的石磴上,遗留着4个架桥的拄眼,残留着古桥樑的痕迹。

明朝万历二十年,薛武利、刘添智等匠师在铁佛寺铸造铁佛,在柏杨村东鼓城脚下的铁厂沟,修建土高炉炼铁,工程尚未完工,高炉梗塞,至今还留下一块“铁牛”,重约千余斤,沉睡在深山之中。在铁牛的上方有一石岩,贴满了“端公画符”,印信和鸡血清晰可见。

在檬子乡店坪村黎家地有一溶洞,叫“蛮王洞”。明朝末年,一支反清复明军,活动在米仓道上,隐居于山洞,出入川陕古道与清军对抗。清朝政权建立后,广元县派清军围剿,将其消灭于洞中,100余人无一生还。此洞已被县文化局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最早居住在西陵(今万家乡西岭村)的白“鼠”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栽桑养蚕,巢丝织绸,开劈了中国最早的丝绸之路。     在古城乡境内的古道上,元山坪的衙门包,是清咸丰六年从营地坪迁往的“宽滩汛”遗址。今鼓城乡金竹村的铁佛寺,铸铁铸成的铁佛、观音、文殊、普贤、韦陀各一尊,身高丈余,体重千斤,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是世界四大铁佛之一。文昌宫、万善寺、清凉寺建筑宏伟,气宇轩昂,堪为佛家圣地。“道梯子”以錾子凿成的石梯而得名。在群山环绕的峡谷中,经过数百米陡峭山路,爬上一道垭口,地势豁然开朗,右边石壁上刻有“别一天”三个大字,清咸丰八年冬月初一,宽滩汛司厅查应昭题。七里峡中桃花店,民国3年(1914年)李忠德会同僧人张真先设圣坛,组织“红灯教”,开展抗暴斗争。烂坝子清乾隆年间兴场,是川陕贸易的物资集散地。在长滩河与冷坝交界处,有一界碑,古称“广元垭壑”,为广元县衙所立,这就是四川与陕西的边界线。

从店坪村桥湾里向北,前行1公里,进入一道峡谷,两山对峙,形如一门,中间一条小沟,宽约10米,两山绝壁直插云霄,左则的岩壁上有一通道迤逦而上,道路是用錾子凿成一米多宽的石梯,梯阶长200余米,古称“一夫关”,又名峡沟里。路側有一石碑,记述了古道的修建人和集资情况。石碑左側刻有“上达秦境”,右側刻有“下通巴蜀”字样,落款是清咸丰六年。峡沟的右側有玉皇庙遗址,占地约10平方米,营盘梁有关帝庙遗址,占地约50平方米,庙宇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米仓道上还有很多古客栈。高阳镇的罐子坝、鹿渡坝。双汇镇的大浪坡、高石坎。正源乡的桑树店、辕门上、风箱沱、码头上、竹园子,英萃镇的桑林子、关嘴上、大店里,鼓城乡的街街上、元山坪、关口垭、花房子、包二上,檬子乡的宽滩河、松包上、桥湾里、白家垭、烂柴坝、邓家地,桃园境内的墙塬里、白头滩、黄泥包、岩房里,陕西的庙坝、毛家水井、白岩河、唐口子。这些客栈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或更早,房屋为古代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古戏人物、花草栩栩如生。有些房屋一直保留到8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住居环境改善而消失,但客栈的遗址依然残留在米仓道上。

“妹儿住在老山林,哪怕山高路难行。山高自有人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悠扬的山歌,唱出了米仓道的万种风情。“背老二背的二百三,上背陕西下背川。坡又陡来路又窄,一天要翻三座山。”“背二歌”唱出了米仓道的艰险。还有催人奋进的劳动“号子”和丰富多彩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语言、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工艺、民间习俗、传统体育与竞技,聚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杂技为一体的“端公戏”独具特色。这些民风民俗渗透着原始古老的民族气息,它足以证明米仓道的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积淀厚重,有重要的研究探索和考古价值。

重要的交通历史地位

米仓道是中国交通史上最古老的国道,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社会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远古时期是兵家必争之战道,官府驻防之官道,商贸流通之商道。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先人们还是选择了这条古道。米仓道是贯通南北交通的一条捷径,“背老二”络绎不绝、商贾穿流不息。特别是明清时期,古城山大种“鸦片”,赶烟会的客商人流如朝,穿行于米仓道,云集在鼓城山一带,兴盛一时。1933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红色交通线,米仓道上的英雄儿女,从这里走向革命,为新中国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生活在川北陕南的人民,世代踏着先人开凿的古道,经历了与人类社会、自然灾害的抗争的历程,走过了艰苦的岁月,为社会的发展付出极大的努力,最终走出了一条灿烂辉煌的“米仓新道”。

“绿谷红城,幸福旺苍”是古蜀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红军城”、“木门会议遗址”,蕴含着红色历史文化的风韵,鼓城山、七里峡、苍王侠、鹿亭溪、檬子大峡谷呈现出妩媚动人的英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幸福旺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分布在米仓道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光雾山风景名胜区紧密相连,是川、陕、甘结合部的旅游金三角。野生动植物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以峡谷、溶洞、瀑布群构成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发现、保护、研究米仓道的历史文化,是当代人的责任。诚望有关专家、学者,亲临考察,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为发展川东北经济、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杨厚德:男,檬子乡退休干部,县政协文史员

 

 

 

 

 

 

 

 

 

 

 

 

 

 

 

 

 

主办:中共旺苍县委 旺苍县人民政府 电话:0839-6213300
蜀ICP备202101108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2102000001号
网站管理:中共旺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四川好亦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